科舉制是中國(guó)創(chuàng)造的一項(xiàng)人事選拔制度,武科舉則是中國(guó)在軍事上選取武官的又一創(chuàng)舉。不論“應(yīng)運(yùn)而生”的武科舉隨封建社會(huì)的需要而誕生,還是最后成為歷史發(fā)展的桎梏而被廢止,這其中上千年的歷史也是值得人們研究、反思的。在我國(guó)古代,稱(chēng)考取武進(jìn)士為“跳龍門(mén)”,李白曾說(shuō)過(guò):“一登龍門(mén)則聲譽(yù)十倍”。而通過(guò)殿試作為全國(guó)第一的武狀元,則被世人叫做“獨(dú)占鰲頭”。
科舉制選狀元肇始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kāi)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狀元?jiǎng)⒋毫刂?,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shù)為745榜,共產(chǎn)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quán)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guó)歷史上總計(jì)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科舉制度初期僅考文章經(jīng)術(shù),考武藝始于武則天時(shí)。《新唐書(shū)·選舉制》:“武舉,蓋其起于武后之時(shí),長(zhǎng)安二年,始置武舉。”《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后長(zhǎng)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設(shè)武舉?!?/div>
作為封建時(shí)代青年學(xué)子之“金字塔尖”的狀元中,有不少文狀元名垂青史,婦孺皆知。如詩(shī)、畫(huà)成就甚高的唐開(kāi)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狀元王維;書(shū)法藝術(shù)爐火純青自成一家的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狀元柳公權(quán);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狀元文天祥;對(duì)晚清局勢(shì)起過(guò)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清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狀元翁同龢;有“中國(guó)之大教育家、大實(shí)業(yè)家”之譽(yù)的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狀元張謇等。
歷代武狀元知名度較高的則甚少(注:也許不善文章,不受文人推崇,所以沒(méi)有留下多少文字吧),具有廣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亂后的唐王朝因其橫空出世而得以延續(xù),得以茍延殘喘。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照亮了亂世的渾濁和污穢。他以絕世才華、滿腹韜略扭轉(zhuǎn)乾坤。他就是被唐德宗尊稱(chēng)為“尚父”的郭子儀。
清代武狀元名單
朱彭壽〈舊典備征》對(duì)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匯考,現(xiàn)據(jù)他的記載,將清代武科狀元的科分、姓氏、籍貫、臚列于下:
順治朝 (7人)
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東章邱。
順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璽 浙江仁和。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國(guó)柱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劉 炎 浙江山陰。
順治十七年庚子補(bǔ)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蘇上元
順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維鼐 山東濟(jì)寧。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吳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順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張英奇 直隸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詐 浙江山陰。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國(guó)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羅 琪 浙江會(huì)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繼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憲武 直隸。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應(yīng)統(tǒng)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張文煥 甘肅寧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緯 京衛(wèi)。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繳煜章 京衛(wèi)。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馬會(huì)伯 甘肅寧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維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楊 謙 江蘇儀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隸獻(xiàn)縣。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顯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肅寧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賽 都 漢軍正紅。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鱗 封榮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鏞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chē)?guó)瓊 漢軍鑲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東膠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齊大勇 直隸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孫宗夏 陜西鎮(zhèn)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馬負(fù)書(shū) 漢軍鑲黃。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龍 直隸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華。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賈廷詔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漢軍正黃。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張兆潘 江蘇泰興。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張大經(jīng) 山西風(fēng)臺(tái)。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隸獻(xiàn)縣。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顧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國(guó)梁 直隸豐潤(rùn)。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馬 全 山西陽(yáng)曲。壬中科時(shí)已取中探花,名馬瓊,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飛龍 直隸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灝 滿洲正黃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龍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錢(qián)治平 順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廣東長(zhǎng)樂(lè)。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賞 山東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隸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黃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劉 雙 順天大興。
乾險(xiǎn)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劉榮慶 江蘇泰州。
乾險(xiǎn)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馬兆瑞 山東臨清。
乾險(xiǎn)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劉國(guó)慶 江蘇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漢軍鑲黃。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飆 山東掖縣,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飛虎
嘉慶朝 (12人)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年)黃仁勇 廣東海陽(yáng).
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龍 直隸阜城。
嘉慶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寧 廣東南海。
嘉慶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隸蔓城。
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年)張聯(lián)元 直隸獻(xiàn)縣。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華清 山承臨潤(rùn)。
嘉慶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誠(chéng) 江西樂(lè)平.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馬殿甲 河南鄧州。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寧 山東益都。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鳳來(lái)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開(kāi)業(yè) 以傳臚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鐘英推升狀元,陜西神木。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蘇 滿洲正黃。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張?jiān)仆?直隸清豐。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張從龍 山西臨縣。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陽(yáng)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吳 鉞 山東蓬萊。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廣金 山西靈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鳳山 河南沿縣。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啟善 滿洲正紅。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隸安肅。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隸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趙云鵬 河南汝陽(yáng)。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慶 漢軍鑲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張殿華 直隸棗強(qiáng)。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吳德新 直隸東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隸晉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陽(yáng)春 四川華陽(yáng)。
咸豐朝 (5人)
咸豐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東鋸野。
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 溫常勇 直隸天津。
咸豐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隸南和.
咸豐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韓金甲 山東歷城。
咸豐十年庚申科(1860年) 馬鴻圖 直隸撫寧。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樣 直隸邯鄲。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黃大元 直隸懷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張蜀錦 宜隸廣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陳桂芬 浙江天臺(tái)。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張風(fēng)鳴 河南西平。
光緒朝 (11人)
光緒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鴻圖 福建侯官。
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隸天津。
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黃培松 福建龍泉。
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年) 楊廷弼 河南祥符。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東昌邑。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夢(mèng)說(shuō) 山東陽(yáng)谷。
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張憲周 山東琿城。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賡 江蘇海州。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張鴻翥 江西鄱陽(yáng)。
光結(jié)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國(guó)棟 直隸天津。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張三甲 直隸開(kāi)州。
以上從順治三年至光緒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狀元109人。